图为会议现场
四川新闻网泸州11月23日讯 11月21-23日,四川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现场推进会、四川省妇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宣讲会在泸州召开。四川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备,省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吕芙蓉,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静,泸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刘云出席现场推进会和宣讲会。
四川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备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作了宣讲,并结合四川妇女十三大精神,就今后工作提出了要求。
郑备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妇联系统的重要首要政治任务,要切实抓牢抓细抓实。她强调,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博大精深、立意高远,事关当前、影响长远,具有旗帜性的巨大力量、方向性的强大引领、真理性的精神武器、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里程碑的重要作用;中国妇女十二大标定了新时代妇女运动的时代方位,提供了新时代妇女工作的根本遵循,指明了新时代广大妇女的使命担当,作出了新时代妇联工作的战略谋划,明确了新时代妇联组织的职能定位。
郑备要求,新时代四川妇女工作要“围绕一条主线、夯实两大工程、实施3+1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要丰富和推进“巾帼心向党”提升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引领妇女”的要求,以“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深入宣传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宣传的重中之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着力构筑我省妇联系统思想教育新体系。
二是充实和推进“巾帼建新功”提升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找准职能定位,团结带领妇女建功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立足职能定位,围绕时代主题,特别是结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清华书记在四川妇女十三大上对全省妇女的殷切希望,引导妇女发扬爱国奉献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鼓励妇女在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赢得出彩人生;围绕创业创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开展富有女性特色的巾帼建功立业活动,动员广大妇女在打赢三大攻坚战中积极作为;把握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关注贫困妇女、残疾妇女、留守妇女等困难妇女群体,持续开展“三州”及深度贫困县贫困母亲技能培训,扩大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救助覆盖面,依托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组织发动社会力量,为特殊困难妇女儿童提供精准帮扶。
三是完善和推进“巾帼维权服务”提升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要求,推进维权服务法治化,全面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加快《四川省性别平等促进条例》立法进程,逐步推动在市、县两级建立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咨询机制,常态化开展“建设法治四川•巾帼在行动”等普法维权工作,坚持维权服务多元化,健全反家暴多部门联动合作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积极参与家事审判制度改革,发挥“网上妇女儿童维权地图+网上服务大厅+维权热线”线上平台作用,集成资源多渠道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做到哪里的妇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妇联组织就要站出来说话。
四是拓展和推进家庭工作提升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妇女独特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的要求,以创建“五好家庭”和寻找“最美家庭”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清廉家风建设,加强好家风宣传,帮助大家筑牢家庭防线、守住廉洁底线;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在家庭工作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进一步支持和服务家庭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好“天府家教微课堂”“科学家教进万家”活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特别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普及科学育儿、健康养护等知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尽快研究提出帮扶凉山州贫困家庭树新风助脱贫两年行动计划和以县为单位的《家庭工作手册》,坚持党建带妇建,聚焦家庭问题,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联组织“联”的优势,帮助贫困家庭养成好习惯、推广好家教、树立好家风,助力脱贫攻坚。
五是深化和推进妇联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妇联改革进行到底”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进一步在强化基层基础和密切联系妇女群众上下功夫,持续扩大妇联组织覆盖面,坚持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和组织形态,加强网上妇联建设,最大限度将各行各业女性吸引到妇联组织周围;提高组织凝聚力,健全落实各级妇联干部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全面落实代表常任制度、常委执委会工作制度等,加强妇联工作者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强化组织战斗力,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围绕党委中心大局制定妇联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全面激发全省基层执委活力,使之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