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24日讯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今,科技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防工作中,为消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学校作为影响民生、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是消防部门火灾防控的重点,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宿舍,因可燃物多、电器多、人员密度大等因素,往往是学校火灾危险性最大的地方。在以往的校园监督检查中,消防部门经常发现宿舍安全出口被锁闭的情况,校方为了便于学生管理和防盗,往往一栋宿舍只留一个主出入口通行,其他出口全部锁闭,一旦发生火灾,学生疏散困难,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消防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因学校、学生多涉及民生问题,往往不能简单地“停、封、罚”,指导整改后又容易反弹。于是,龙泉消防大队基于基层工作的广泛实践经验,积极向广大学校“出主意、想办法”,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一劳永逸”的学校宿舍安全出口科技管理模式。
案例一:龙泉第一中学。该校宿舍共5栋,每栋有3个安全出口,前期检查发现锁闭安全出口的问题后,校方高度重视,多次与大队沟通解决方案,在大队参谋及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集思广益下,该校最终采取在防火门上加装推杆报警装置的方式解决疏散和管理的问题。
推杆报警装置广泛应用于商场、医院等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其工作原理是在防火门常闭状态下,当其设置为报警状态时,推杆开门会发出100分贝以上的报警,并只能使用专用钥匙才能停止和恢复。学校将其设置在防火门内侧,因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外)开启,这样便可阻止外人未经许可进入内部,而允许内部人员在紧急情况时自由出入,不用锁死也不用敞开,较好地解决了消防和安防的矛盾。
案例二:成都大学。该学校历来将消防安全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2017年,该校进行全面改造,为学生宿舍安装了人脸识别暨指纹锁防火玻璃门。
该门支持人脸、指纹、智能卡等多种识别方式,主出入口双向识别,次要出入口仅在内测安装控制装置,由控制中心(宿管室)远程控制,或宿舍管理人员刷卡打开,学生不能自主打开。平时次要出入口均处于常闭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可由控制中心(宿管室)按下控制按钮,自动打开疏散门进行疏散,如遇特别紧急情况,玻璃材质也便于破拆,既方便了学校管理又满足了消防安全条件。采取类似措施的学校还有航天中学等。
今年,龙泉驿区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投入到科技强消的管理模式中,通过有关科技装备的灵活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消防工作的效率和业务管理能力,取得了很好地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