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31日讯 近日来,龙泉消防救援大队紧紧围绕 “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专项活动目标要求,按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向导,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的指导思想,从顶层设计入手,从机制建设破题,从精准落地发力,以常态化、机制化、全覆盖、多角度、重实效的宣传工作机制,运用媒体宣传、社会宣传、户外楼宇宣传、打造宣传教育基地和场馆等,把日常消防安全知识、企业火灾防控、综合应急救援等内容纳入宣传教育大纲,全面推动社会面防火防灾宣传工作走深走实走心、取得阶段性突破。
健全机制强合作
一是健全完善指导协调机制,将年度宣传教育计划纳入大队全年防火工作推进计划中,具体工作进度细化到每个街镇、人员,确保大力推进宣传工作责任落实。二是健全完善活动组织机制,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各项主题宣传活动,按照“大队牵头开展,街道、社区共同参与”的原则,共同推进宣传工作向纵深开展。三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依托各中队宣传教育基地、街道社区宣传栏等,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中队宣传教育场所配备讲解员并建立参观体验档案,确保发挥实际宣传教育作用,逐渐形成宣传合力。
依托平台用巧劲
主动合作媒体树立消防好形象。大队积极与市、区级各类媒体开展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跟踪报道工作动态、抢险救援经典案例。在节假日、暑期、汛期来临等关键时间点,对消防安全知识进行准确、全面的宣传报道,不断拓宽群众学习掌握消防安全常识的渠道。依托“小荧屏”扩大宣传面。充分发挥LED电子显示屏点多面广、简易便捷等优势,积极协调辖区各大型商场、广场、影院、宾馆、社区等社会单位利用LED屏、电子屏全天候滚动播放“公共场所类”、“家庭防火类”、“全民消防类”、“消防常识类”、“逃生自救类”等十余种内容,切实做到消防宣传“有文字、有图像、有声音”,全面提升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延伸宣传辐射范围。利用“指尖课堂”融入居民生活。通过发布微信、微博、短信,向目标人群传达夏季防火消防安全小提示,将消防宣传工作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使消防安全意识扎根于每位群众的脑海,筑牢人们思想上的“防火墙”。
汇集力量猛发力
一是依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消防宣传常态化。发动网格员深入社区、商户、街道等地,开展“流动宣讲”活动。通过走访、集中讲解等形式,重点对消防法律法规、日常防火常识、火场逃生自救、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期间对居民楼院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及消防通道堆放杂物等问题进行重点清理,“网格化”开展消防宣传和隐患查改。二是发动社区消防宣传志愿者开展“登门入户”宣传活动,重点针对辖区内车站、公园、广场、商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赠送特色小礼品等方式积极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切实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微型消防站宣传实力,实现消防宣传周期化。利用微型消防站灵活性高、贴近群众的优势,定期面向社区居民上门开展点对点的消防宣传服务,保障社区内每一位群众都有机会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从根本上降低火灾发生率,增强辖区居民的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抓住人群握时机
龙泉驿区辖区面积广,涵盖城市、农村、山区等多种类别,为了让宣传工作能够更加深入,进一步扫清盲点,大队精准定位,细分人群制定“地毯式”宣传策略。“瞄准”弱势群体,与村委会、街道办等协商合作,通过组织宣传人员上门发放消防安全宣传资料,为老人、儿童、妇女等群体宣讲家庭火灾防控、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组织开展养老院逃生演练,结合演练过程,生动的讲授火场逃生自救、灭火器的使用和初期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同时联合教育部门深入辖区各高校、中小学校 开展“进红门”、应急疏散演练等,提升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大队主动牵头,各部门联合发力,共同夯实农村居民、城乡社区及校园消防安全基础,全面营造“一名群众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浓厚宣传氛围,切实增强弱势群体的自防自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