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区合江第十四届冬草莓节开幕

2019年12月09日 13:47:4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漆奇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9日讯 又是一年草莓红,"莓好时光"任君游。12月7日,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合江第十四届冬草莓节开幕式,在天府新区合江街道南天寺村莓园新村广场举行,正式拉开了草莓采摘季序幕。开幕式期间,草莓美食DIY、放飞田园欢乐跑等项目,将让广大市民朋友,体验采摘乐趣,尽享莓好时光。

  合江街道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正东面,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幅员面积42.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万,辖7村1社区53个村(居)民小组。合江素有 "中国冬草莓之乡" 的美誉,先后获评"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特色名镇" "国家卫生乡镇""四川省安全社区"、"四川省城乡环境优美示范城镇""成都市市容市貌示范镇""成都市二星级平安镇"等称号。境内平坝、浅丘、深丘呈梯状分布,森林覆盖率达54.2%,初步形成"西城中居东游"发展格局,西部12 km2位于成都科学城功能区,中部14 km2位于乡村振兴功能区,东部16 km2位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核心区。

  天府合江冬草莓节会效应凸显

  1、冬草莓产业基础得到加强

  成都天府新区合江街道自2006年举办首届冬草莓节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草莓节的举办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合江经济发展,帮助了农民增收。合江冬草莓产业本来就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不过我们的冬草莓种植基地与全国其它冬草莓产区同质化情况相比较,还是比较溥弱,缺少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在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全面启动"现代都市农业""美丽新村"建设,通过努力,我们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了观光农业规模。

  2、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

  举办冬草莓节,注重抓好餐馆、旅游、购物等消费链接,着力延伸"节会经济"的产业价值链,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举办冬草莓节,合江街道的餐饮业、乡村旅游业等得到了蓬勃发展。

  3、节会举办安全有序

  办好冬草莓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每届冬草莓节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成都天府新区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提出相关要求。相关新区领导亲历亲为,对节会的举办十分关注,多次召集、参加筹备会、协调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对节会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天府新区旅游、经济、交通、公安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保障。合江街道全体干部在整个草莓节期间放弃休假、任劳任怨地工作。正是因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以及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为每届草莓节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府合江冬草莓产业"破冰"

  1、发展历程

  合江草莓种植最早在1982年,起源于原合江乡鹿林村四社的农户熊富基,当年他在省农科院一位亲戚的帮助下,引进草莓品种"丽红"进行试种,当年试种草莓大约0.1亩,由于没有市场,就赶车到华阳、成都等地进行零售,当年大约卖了100多元。第二年种植草莓0.7亩左右,当年大约卖了1000多元。周围的农户看见熊富基种植草莓0.7亩在当时就能够卖到1000多元,就纷纷开始种植草莓,就这样带动了合江乡鹿林村四社以及整个鹿林村。大约在84年、85年其他各村社也陆续开始种植草莓。到2000年全镇种植草莓面积达到12000亩左右,栽培方式为地膜加小拱棚,当时在全镇范围内到处可见小拱棚。2002年、2003年由于县上引导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枇杷,加之种植草莓时间过长,病菌较多,种植草莓用工量大,农户就将大面积的田块种植了枇杷,导致草莓种植面积减少。截止目前,合江草莓种植面积减少到2800亩。

  2、品种引进

  成都天府新区合江镇从1998年开始,陆续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具体品种有丰香、红颜、千禧、章姬、鬼怒甘、日本96、白草莓等,其中包括大量的草莓脱毒苗。通过几年的不断实验、示范、扩种,全镇草莓种植品种95%以上均为丰香。引进新品种及脱毒苗,主要是为了增加品种的抗病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推进传统品种"丰香"与其它新品种的对比栽培试验,合江镇制定了多项鼓励有机种植和新品种引进的扶持政策,并由合作社引进了日本左贺、以色列阿尔比、西班牙阿尔塔、日本幸香、红颊、章姬等品种,不断寻找出更多适合本地栽培的新品种。

  3、产品认证

  从2001年开始,合江镇承担起了冬草莓规范栽培的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2年合江镇被双流县人民政府授予"草莓之乡"荣誉称号;同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草莓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乡(镇);2003年、2004年相继获得成都市、四川省及农业部"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及无公害草莓产品"标志认证;2005年12月成功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草莓标准化示范区"验收;2006年12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冬草莓之乡",同时获得"中国冬草莓原产地"地理保护标志;2008年9月荣获农业部颁发的"有机冬草莓转换产品认证"证书,2009年9月荣获农业部颁发的"有机冬草莓产品认证"证书。

  4、产量及品牌

  草莓亩产在1.2-1.5吨左右,农户销售以外商收购和零售为主,亩收入在2.4-3.5万元左右;业主销售主要以田间采摘为主,亩收入在6-10万元左右。草莓注册品牌(商标):三峨湖牌冬草莓、鑫柯达冬草莓、合江冬草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草莓经营业主有:成都成正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都市金皇后冬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田野生活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天府合江冬草莓节会成果

  1、宣传了合江形象

  随着草莓节前期的宣传工作不断升温,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频繁地出现"天府新区合江冬草莓节"的报道。在互联网"百度搜索"中输入"合江冬草莓节",将出现上万余条相关消息。2018年12月中旬举办的天府新区合江第13届草莓节期间,节庆活动带动草莓种植户增收情况,更是得到了中央电视台2套的重点关注报道。在北京举行的"2010首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暨"2010中国品牌节会颁奖盛典"上,双流县(合江)第四届冬草莓节荣获"看我中国·最受公众关注文化节庆奖"。2012年合江草莓节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生态文化旅游节庆"。借力"中国冬草莓之乡"和草莓节庆的连续成功举办,2013年合江镇参加"中国名镇网"评选,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特色名镇"。

  2、促进了产品销售

  每年的节会期间,吸引全国各地经销商100余户,日交易量在70吨以上,同时还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每天采摘草莓达10吨以上。合江冬草莓作为天府新区果业的一张"名片",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各大城市,出口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3、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每年草莓节期间,由于我们节会的举办使得草莓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价格,并且草莓销售量年年有很大地提高。据统计,每年的草莓节在4天的时间内,都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以上,销售草莓200吨以上,采摘草莓50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余万元,旅游收入410余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4、推动了旅游发展

  通过举办冬草莓节,并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实现一、三产业互动,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锦绣东山生态观光走廊沿线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提升了乡村旅游服务档次;旅游服务更加规范完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语言文明、衣着整洁、举止大方、热情好客的村民为游客展现了合江当代农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素质。

  天府合江草莓产业发展规划

  1、打造示范基地

  规划"发展现代草莓科技示范区、草莓连片种植示范区、草莓标准化种植区"等产业基地200余亩,主要以现代草莓科技示范园立体无土栽培和草莓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合江高端草莓特色,激发三产活力,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精心打造一批以采摘、休闲、观光、旅游、拓展体验等业态为主的农旅融合园、特色效益园。

  2、着力品牌建设

  2018年合江已成功获得了"合江冬草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在街道的组织和引导下,由合江镇草莓协会具体负责申报"合江冬草莓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三品一标"。推广"政府+合作社+农户+业主+市场"发展模式,运用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增强合江冬草莓市场竞争力,形成地方特色,树立当地品牌,走品牌发展战略。

  3、节庆带动发展

  成功举办14届合江冬草莓节,荣获"看我中国·最受公众关注文化节庆"、"中国最具影响力生态文化旅游节庆"。草莓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周边农家乐发展,农旅融合,一三互动,助推乡村振兴。

  4、是加大政策扶持

  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在草莓设施建设、优良品种选育、技术培训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方面予以扶持,并从土地流转、租地补助、设施建设等方面予帮助,通过奖补政策鼓励农户采用现代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