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党员“安全堤”,站好防汛“第一岗”

2020年08月13日 09:48: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唐婷婷

近日,省气象台、县气象局连续发布暴雨预警,预警暴雨将持续,提醒各地注意防范。

“流量已达5000,请注意防范”“流量持续上涨,达到6000,随时准备封桥,劝离群众”。雅安龟都府电站、槽渔滩电站的流量通报电话如雨点般密集呼来,持续上涨的流量不再是一串数字,而是套在全镇干部头上的“紧箍咒”。作为青衣江流入洪雅的第一站,槽渔滩镇防汛形势严峻。汛情就是命令,镇党委、政府闻“汛”而动,立即组织政府和各村(社区)党员干部成立三支应急队伍,投入到防汛抢险第一线,力争将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畅通预警声,安抚群众心

8月10日凌晨两点,竹箐社区工作群响起了群消息的滴滴声:“电站现在开始泄洪了”,这是竹箐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徐安勇发出的消息。凌晨五点半,他又发出一条:“大坝下泄流量接近去年九千,还在增加请大家注意防洪防汛安全,虽然这里雨量不大,但是雅安地区已经出现416.4的罕见降雨量!”槽渔滩镇政府和村(社区)干部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随时关注汛情预警和雨量变化,及时查收预警信息。9日傍晚,镇应急队伍第一小组驾驶安全宣传车,到青衣江两岸、各村(社区)巡逻,循环播放四川省暴雨预警、地质灾害预警等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和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告知当地群众,提前预防、主动避让,随时做好防汛抗灾准备。

阻断危险桥,连通安全线

“各位大爷大娘,水流量太大,罗坝人行大桥已经临时封闭了,过不去了,为了大家的安全,来往车辆和行人都要绕行。”兴盛社区党员干部孙加旭一大早站在桥头反复重复着。罗坝人行大桥连接了槽渔滩镇与国道G351线路,是往来通行的一条主要干道,日通行车辆百余辆,过往数百人。作为应急队伍第二小组成员,孙加旭早上6:30接到青衣江流量已达6000并将持续上涨的通知后,就立即和队友们到大桥两头就位,大家摆好锥形桶,拉上警戒线,早上7:00,槽电公司通知下泄流量已达6500,镇应急第一分队迅速对大桥进行了封闭,禁止任何行人与车辆通行,设置隔离带,确保群众远离河岸。

劝离水材队,筑牢安全堤

“你好,我是竹箐社区的,又有几个人在大坝这里捞水材,这水好吓人哦,你们快来看看”。8月11日早上7:30,镇干部接到举报,有人在槽电大坝附近捞水材,安全形势堪忧。“捞水材”是部分群众糟糕的“传统”,每当洪水来临,上游冲下的木材便成了部分群众眼里的“香饽饽”。槽渔滩镇应急队伍第三小组正在不间断沿江巡逻,禁止一切水上作业,蹲点驻守沿江危险区域,仍不乏有以身涉险的群众。接到举报后,他们迅速组织人员来到事发地,或好言相劝、或严厉喝止,迅速疏散了捞水材的20余名群众。

槽渔滩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立即行动,镇应急三支队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站好了防汛“第一岗”,筑牢了党员防汛“安全堤”,为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