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镇“四点”齐下 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2020年08月17日 09:44: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宋俊梅

近日,暴雨频发,师古镇立即闻“汛”而动,进入战时状态,多点发力应对汛情、灾情,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以防汛点为核心点,做好应急准备

雨情发生后,师古镇第一时间排查九里埂村、思源村等防汛点4处,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应急准备,一是完善人员转移方案。坚持生命至上,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组建师古镇洪涝灾害应急避险结对互助小队共计99队;实行分片包干原则,动员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若发生险情,将按照1人包1015户进行有序转移。二是进行交通管制。对S106等重要路段、重要路口设立警示牌60余处,设置5个劝导点,7个劝导站,24名劝导员在路口进行交通管制,确保道路安全。三是实时监控。坚持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一方面由镇综治中心依托“雪亮工程”对全镇重点地区、重点路段、人员密集区域进行不间断视频管控,直击汛情一线;另一方面由镇村根据汛期天气变化情况,对师古镇辖区内降雨量、超标洪水水位高程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为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最新依据和准确数据。

二、以排查隐患为重点,开展巡查工作

按照“雨前巡查、雨中排查、雨后核查”的原则,一是排查重点河流。镇村干部对鸭子河、斑鸠河、人民渠、红岩渠等重点河流逐一排查,实地查看有无冲毁堤坝情况的发生,对发现有水毁风险的39处河堤进行加固。二是排查重点场所。对辖区内的“三绕”施工地、“三绕”临时安置点、建筑施工地、地灾隐患点等进行巡查,查看是否有内涝、工地是否安全等。对石板滩收费站等9处防汛内涝点逐一排查,明确安全责任人。三是排查重点人员。走访辖区999户贫困户,对因灾受损的贫困户及时采取措施,坚决防止因灾返贫。查看敬老院防汛情况,明确专人负责与敬老院协调、转移安置老年人。关注大泉坑村等移民人员的灾情,确保安全稳定,切实做到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全覆盖。

三、以指导防汛抢险为切入点,确保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加强分析研判。坚持“日会商”制度,每日对辖区防汛点及重要河流的实时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根据研判情况,及时部署相应措施,并严格落实。二是加强队伍力量。汛情期间,师古镇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动村民小组长、志愿者、群众等共计300余人积极参与防汛救灾中,搬运沙袋、石块筑高河堤,抢修加固,杜绝一切隐患。三是加强群众沟通。按照“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原则,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分片管理,党员干部不定时巡查群众院落,向群众讲解风险隐患,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安抚群众情绪并采取必要避嫌措施。截止目前,共转移150余名群众。

四、以信息畅通物资供应为关键点,统筹推进防汛工作

一是畅通信息渠道。指定2名工作人员实时收集灾情,统计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等。按照“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的要求,各村(社区)及时将受灾情况情况上报。

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备足3500条编织袋、30件救生衣、2根安全绳、30双雨衣雨靴、18把锄头、20把铁锹、30支强手电筒等防汛物资,安排专人进行库存管理。对敬老院、转移安置点等重要地点,购买方便面、面包、水、蚊香等生活必需品,确保群众生活有保障,截止目前,已购买25箱方便面、39袋面包、20件矿泉水。 通讯员:徐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