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寄存起争议 人民调解化心结

2020年09月24日 15:45: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宋俊梅

  

2020年9月14,调解员王晓星(右一)在司法所办公室转交给刘某生4100元

  2020年9月14日,当47岁的刘某生从商州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镇调委会”)调解员王晓星的手里接过4100元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9月14日,刘某生冒着大雨来了镇调委会办公室,诉说苦楚:自己有4个子女,之前个人常年在外务工,生活还算过得去。但几个儿子相继患病、女儿患上抑郁症后,照顾患病子女与外出务工挣钱已不能兼顾,刘某生只能选择在家照顾子女。没有收入来源让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跌入深渊,并不富裕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这次来的目的是请镇调委会帮忙拿回存折。原来他在外务工期间,自己的存折一直由姐夫胡某州代管。今年6月份回家后,自己欲拿回存折补贴家用,但胡某州归还的存折上存款不翼而飞。为此多次找胡某州理论,但胡某州一直耍赖,躲躲藏藏,闪烁其词。此事也找村委会多次解决,但都未果。无奈之下来到镇调委会寻求帮助。
  了解事情经过后,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村委会和胡某州,胡某州也第一时间赶到调委会办公室参与调解。调解开始双方核算了一折通的总金额一共为4800元,其中700元是刘某生父亲在世时取出来的,争议部分为剩余的4100元,由于钱全是从2008年至2014年陆续取出,胡某州也不能确定是否是由自己取出使用。刘某生则表示一折通自发放后一直由胡某州代为保管,期间一折通的使用应当由胡某州负责承担。双方就此分歧点一直争议不下,刘某生情绪异常激动:“我已经快要到要饭的地步了,自己亲姐夫还这样的算计我,不拿出这笔钱,就算拼了命也在所不惜”。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一时间安抚刘某生情绪,并劝诫单纯的武力不能解决问题,既然选择走正当程序,就应该以法律维权,经过耐心的劝导,刘某生情绪稳定下来。随后,调解员与胡某州进行“背靠背”调解,对其普及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胡某州的行为已经违法犯罪,胡某州深知自己于情于理于法都没有理由不归还刘某生的钱财,最终表示愿意承担在代为保管一折通存折期间的一切费用,由此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法,合理运用法、理、情,是本案调解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案中,调解的难点在于案件时间久远且当事人一方没有足够的证据,调解员不惧困难、积极作为,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另一方当事人,邀请当事人到场进行调解,因当事人情绪激动导致与双方沟通无果,遂采用“背靠背”沟通的方式进行,通过向当事人耐心宣传法律知识,阐述其行为于情于理于法不合,这是调解成功的前提,同时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亲属关系,从世俗角度进行耐心劝导,引导当事人遇事找法,合理维权,消除误会,进而促进调解成功。(叙州区司法局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