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 快乐习作——三年级语文主题研训活动

2020年10月23日 15:11:3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张妍

风吹过,叶飘落,满地黄叶,碎了一地;时已深秋,秋雨绵绵,寒意阵阵,却掩藏不住我们主题研训活动的火热激情。2020年10月20日峨眉一小三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迎来了“中年级片段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的主题研训活动。

一、片段习作 精彩纷呈

袁时奇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是本单元教学的两个语文要素,对于它们的教学,苍白、空洞的说教会使学习因缺少抓手而不落地。因此袁时奇老师以课文为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观察的重要。 “言之有序”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起来往往凌乱。因此,如何有序表达,对于他们来说是难点。有鉴于此,袁时奇老师依托课文,在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将菁莽写的《翠鸟》片段引入作为“支架例文”,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者对翠鸟外形的精细描写,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借助范文支架,解决了习作“言之有序”的问题。 经过方法的迁移,学生在拓展片段习作活动中,观察鹦鹉后,笔下描绘出了一只只美丽可爱的鹦鹉,活学活用。

汪丽华老师执教的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第二课时。在实施过程中,汪丽华老师紧扣单元语文学习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围绕三年级语文的研修主题“三年级片段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转变观念,设计核心问题:“朗读第四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观察这只小鸟捕鱼的?”,避免了过去内容分析式的一问一答,化繁就简,层层深入,将课堂教学落实到对观察意识的培养与体会观察细致带来的好处上,注重方法引领,创设观察实践活动----观察仓鸮捕猎,指导学生抓住仓鸮捕猎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观察,记录观察所得,初步习得观察记录的方法,并在自评、互评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后布置观察实践活动,尝试观察,记录观察所得,建立长期观察的意识。

席玉梅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席玉梅老师在教学中,甜美的语言把孩子们带进的大自然美妙的声音世界。教学中孩子们聆听着大自然的风声,水声,动物们的声音;用美妙的语言去朗读,体验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学习作者美妙的写作秘密;活学活用写下来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整节课围绕“美妙”一词展开,环环相扣,点明文章主旨,达到了片段习作的最佳效果。

二、滔滔不绝 激烈探讨

教学实践活动之后,年级组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展开了严肃而活泼的教学研讨。老师们通过听课,围绕上课老师的课件,教态,环节设计,重难点的处理进行了提炼,归纳,总结,道出了一句句宝贵的经验,提出了一条条合理的建议,做到客观评价,无私分享。老师们滔滔不绝,激烈探讨,形成了片段习作研训实践的经验,为习作单元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领导引领 画龙点睛

领导的引领指导把活动推向高潮。教导主任李君斗对文本朗读的精髓,充满激情指导。教导副主任张丽萍对问题的锤炼,进行细致斟酌指导。教导副主任何玉树对教学中课文主题的关键词,进行了环节上的设置指导。最后副校长曹永超针对教学中的疑问环节,创设情境,亲临指导,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举手投足仿佛身临其境。他一语道破教学疑惑,突破难点,为激发课堂活力,演出了一幕生动的教学片段,让老师们豁然开朗,为主题研训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团结协作 走向希望

三年级语文组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大家在教学工作中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激发思维的碰撞。老师们在领导团队的指导下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路上将会再接再厉,攻克难题,一路前行,让教育之花遍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