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8日讯 高层用户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直接回家或在楼道充电,多层用户直接从窗口甩条电线,露天、楼梯口充电,这样的情况在不少小区都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消防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那么,这样的情况就真无法管理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
在龙泉消防救援大队的指导帮扶下,龙泉街道百工堰社区所辖的东麓驿境小区通过建立非机动车智能车库,居民的电动车有了统一、安全的停放、充电区域,既解决了电动车“回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进一步方便了居民,受到了居民好评。
![]() |
智能车库机关多电动车有了集中停放的“家”
东麓驿境小区43栋下,正是小区最大的一个非机动车智能车库。“集中安全充电、专人管理、24小时监控、防尾随防偷盗、消防设施一应俱全。”负责小区物业管理的康和物业总经理薛高伦一口气道出了这个车库的特别之处。
刷卡才能进入车库,专门的充电车位和普通的停车位分区设置,而充电车位又设有智能充电保护器、每10个车位间划分了隔离区。与普通的非机动停放点位相比,智能车库规范了许多。墙上的灭火器,从屋顶悬空每隔七八米就有一个的红色圆形干粉灭火器、自动喷淋系统,更是为车库安全上了“多重保险”。
康和物业项目经理刘桢介绍,智能车库的安全性还体现在车辆的防盗芯片上。业主与物业签订停放协议后,每辆车都会录入相关信息,并安装防盗芯片。有了这个芯片,电动车进车库时可以自动识别进入,出门时却需要刷与之配套的智能卡才能打开门,大大提高了电动车停放的安全性。
![]() |
安全管理办法多消防车道没了乱停乱放的“堵”
“为了保护您和他人的安全,消防部门提醒电动自行车严禁电梯和停放在走廊通道。”在43栋地下停车库的电梯里,一位推着电动车准备回家的居民被“拦”住了。电梯里的语音提示音不断播报,电梯一直无法关门运行。最后,这位居民只好将电动车推出了电梯。
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居民将电动车推回家,小区在电梯内都安装了这种智能提示系统,不仅可以语音提醒,还能暂停电梯服务,真正阻断了电动车的“上楼”之路。
为了确保小区的消防安全,畅通消防通道,物业管理可是操碎了心。在龙泉消防救援大队的指导下,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东麓驿境推开。
小区消防通道上,一辆临时停放的机动车挡住了其他车辆的去路,如果遇到火灾,消防车需要通过时,极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别急,小区的液压移车器这时会上线。几名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工具,将停在路上的机动车四个轮胎全部抬起来,再通过液压车将其连推带拉,就移到了安全地带,让出了消防通道。
规范停车好处多小区消防管理树起平安的“旗”
“把车停在这里,虽然平时多走几步,但是安全多了。”居民张蓉骑着电动车进入车库,自动感应入库、停放、充电一气呵成。她表示,以前习惯将电动车推回家充电,可是后来看了很多不规范充电酿成火灾的新闻后,还是有些后怕。小区的这个智能车库,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能安全停放,家里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刘桢介绍,小区已建成投入使用了三个非机动车智能车库,总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660台非机动车停放,260台非机动车充电。智能车库建成后,既解决了业主为了给电动车充电而私拉乱接,或直接上楼层充电带来的重大火灾隐患,又解决了业主非机动车防盗的问题,小区的消防通道也更加畅通了,可谓一举多得。(锁千程)